欢迎访问江苏地方网  今天是 2024年05月18日 星期六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教育

将日常劳动作为劳动课程的重要内容是生活教育的回归

来源:中国教育报刊社

作者:王营,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

近日,教育部正式印发《义务教育课程方案》,将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,并发布《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(2022年版)》。今秋开学起,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。劳动课程内容包括:①日常生活劳动-清洁与卫生、整理与收纳、烹饪与营养、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;②生产劳动-农业生产劳动、传统工艺制作、工业生产劳动、新技术体验与应用;③服务性劳动-现代服务业劳动、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。对新方案的这一变化,不少70后80后网友直呼:多年前的劳动课,如今又回来啦!

新《义务教育课程方案》将“学煮饭、做菜、修家电”等日常生活劳动作为劳动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,不禁让人想到陶行知先生倡导的“生活教育”理念。陶行知先生反对学生死读书、读死书,主张教育即生活,生活即教育,教育要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,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和独立工作能力。他认为远离生活的教育不是真教育,更不是好教育,“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,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,即教育之场所。”新课程方案对劳动教育课程的这一定位,正是这一理念的回归。

首先,做好日常劳动,是对陶行知先生“做中学”生活教育理念的最好诠释。老子曾说:“治大国若烹小鲜”,单就做菜而言,孩子们每做一道菜,都要经历选料、加工、烹饪等一系列复杂程序。在整个过程中,他们既要了解各种蔬菜的属性,又需要掌握油、盐、酱、醋等各种调味品的使用方法,还需要运用统筹方法,熟练掌控整个烹饪流程,这里面既要用到数学知识,也要用到物理、化学、生物等方面的知识。

可以这样说,孩子们每做一道菜,每煮一次饭,每修一件家具,就相当于进行了一次综合学习,这就在劳动教育中较好落实了新课程方案倡导的“跨界学习”理念,从而把课本上的“死知识”变成了生活中的“活知识”,而这些“活知识”,正是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知识,最终能变成学生的核心素养。

其次,做好日常劳动,有利于培养孩子热爱生活的情感,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。让学生参与做饭、做菜、修家电等日常家务劳动,能让学生回到生活实践中去,引导孩子热爱生活,懂得生活,培养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。帮父母做家务,给父母做一顿简单的饭,这不仅是分担劳动,也是从小培养孩子心智美德的关键,有利于改善亲子关系,培养孩子的情商,更好地融入未来学校和社会的大环境。

家长与孩子共同做家务劳动,为彼此创造了一个自然而然的交流互动场景。在劳动过程中,孩子们能够体会到父母劳动的艰辛,不仅能培养孩子爱劳动的良好的习惯和动手能力,而且有利于拉近亲子之间的关系。一名曾经参与过做菜的学生说:“我做了两道菜就感觉累死啦,想想家人为我做了那么多年的饭,爸妈真是不容易。当吃到自己做的饭菜后,感觉特别香,然后看到爸爸、妈妈吃我做的饭时,觉得挺值得的,很有成就感。”孩子们通过做菜,心灵受到洗礼,正是这项作业的意义所在。

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将幸福与劳动统一在一起,他认为:“尽管每个人都渴望幸福,但远非所有的人都愿用劳动去掘深幸福之井,并从中发现新的幸福源泉。”一个家要想幸福和谐,必须每天有烟火气,氤氲出人间的美味。如果孩子从小学生做家务活,未来成家立业后也会很注重营造家的味道,就像家风一样代代相传。饭菜的香味是最好的粘合剂,把一家人的心团聚在一起,这就为孩子未来的家庭幸福打了坚实的基础。

再次,这些日常劳动,贴近实际,便于操作,易于检查。前些年,杭州一所小学曾给学生布置了一项“在家养蚕”的家庭作业,要求学生观察蚕的生活习性,写观察笔记,然而这项作业却遭到家长们的反对,原因是这样的家庭作业不切合实际,不好操作。养蚕是一项非常繁琐的工作,一般家庭不具备这样的条件,学生也难以独立完成,最后只好由家长代劳,这就失去作业的意义。而家务劳动就不同了,每个家庭几乎天天都在做这些工作,不需要单独准备材料,不用增加额外和经济负担,只需就地取材就能完成,现场操作就能看到孩子的劳动成果。

需要注意的是,在推进和实施这项劳动教育课程时,要防止家长包办代替。家长首先要适当示范,但不能去替代学生劳动,替代学生劳动会起到反作用。家长不但要有这种意识,还要为孩子创造劳动机会,提供条件。如果把什么事都包揽了,孩子的劳动机会就会严重缺乏,那么他的自理自立能力、劳动意识等就会大大弱化。

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江苏地方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
我要收藏
0个赞
转发到:
腾讯云秒杀
阿里云服务器